查古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太阳风邪.至六七日之久而不解.则风变热而传里.故烦而渴.有表里证.即身热烦渴之谓.
渴欲饮水.水气不行.而反上逆则吐.名水逆者.言因水气而逆.非火逆气逆之谓.故当以五苓散辛甘淡药.
导水而泄热也.
五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十八铢) 桂枝(半两) 泽泻(一两六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论至疵靥论,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论, 论后附方.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太阳风邪.至六七日之久而不解.则风变热而传里.故烦而渴.有表里证.即身热烦渴之谓.
渴欲饮水.水气不行.而反上逆则吐.名水逆者.言因水气而逆.非火逆气逆之谓.故当以五苓散辛甘淡药.
导水而泄热也.
五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十八铢) 桂枝(半两) 泽泻(一两六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