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血寒经郁,宜灸之,以通经而暖血也。若手足厥冷而脉细欲绝者,营血寒涩而经络凝滞也。宜当归四逆汤,甘草、大枣,补其脾精,当归、芍药,滋其营血,桂、辛、通草,行其经络也。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则病不止于经络,而根实由于脏腑,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凝寒而行滞气也。
若手足厥冷,心下烦满,饥不能食,而脉乍紧者,此败浊结在胸中。以阳衰土湿,胃气上逆,肺津堙郁,而化痰涎,浊气壅塞,上脘不开,故心下烦满,饥不能食。当吐其败浊,宜瓜蒂散也。(方在“太阳”)。
若手足厥冷,胸膈不结,而少腹胀满,按之疼痛者,此积冷之邪,结在膀胱关元也。
若伤寒五六日,上不结胸,而下亦腹濡,此内无冷结,乃脉虚而复厥逆者。此经血亡失,温气消灭,下之温气无余,则人死矣。
【102】当归四逆汤 九十九
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0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一百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切,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擘,二十五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血寒经郁,宜灸之,以通经而暖血也。若手足厥冷而脉细欲绝者,营血寒涩而经络凝滞也。宜当归四逆汤,甘草、大枣,补其脾精,当归、芍药,滋其营血,桂、辛、通草,行其经络也。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则病不止于经络,而根实由于脏腑,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凝寒而行滞气也。
若手足厥冷,心下烦满,饥不能食,而脉乍紧者,此败浊结在胸中。以阳衰土湿,胃气上逆,肺津堙郁,而化痰涎,浊气壅塞,上脘不开,故心下烦满,饥不能食。当吐其败浊,宜瓜蒂散也。(方在“太阳”)。
若手足厥冷,胸膈不结,而少腹胀满,按之疼痛者,此积冷之邪,结在膀胱关元也。
若伤寒五六日,上不结胸,而下亦腹濡,此内无冷结,乃脉虚而复厥逆者。此经血亡失,温气消灭,下之温气无余,则人死矣。
【102】当归四逆汤 九十九
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0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一百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切,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擘,二十五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