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成
杂病吐血咯血责为实邪伤寒吐血咯血皆由误汗下并火逆而致诚非寒病热之微甚者也是为坏病宜随其逆而调之惟少阴厥竭误汗一证强动经血故云难治也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黄芩汤麻黄升麻汤)脉浮热热甚反灸之必咽燥唾血(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茅花汤解毒汤黄芩芍药汤)少阴病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或从目出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少阴证恶寒发热无头疼误大汗使血从耳目口鼻出者名阴血多不语此与鼻衄阳血不同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咽痛吐血若面赤斑斑如锦纹者为阳毒宜升麻鳖甲汤
附
垣
治一贫士病脾胃虚与补剂药愈后继而居旷室卧热炕咳而吐血数次予谓此久虚弱外有寒形而有火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盖冬居旷室衣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因思仲景治伤寒脉浮紧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麻黄汤立愈与此甚同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
麻黄人参芍药汤方
麻黄(一钱去外寒)桂枝(半钱补表虚)白芍药(一钱)黄(一钱实表益卫)炙甘草(一钱补脾)五味子(五粒安肺气)麦门冬(三分保肺气)人参(三分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当归(五分和血养血)上咀作一服水三盏煎麻黄令沸去沫至二盏入余药同煎至一盏去滓热服临卧一服愈观此一方足以为万世模范也盖取仲景麻黄汤与补剂各半服之但凡虚人合用仲景方者皆当以此为则也
活
伤寒吐血诸阳受邪初热在表应发汗热毒入经结于五脏内有瘀积故吐血也瘀血甚者抵当汤也轻者桃仁承气汤兼服犀角地黄汤三黄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2001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成
杂病吐血咯血责为实邪伤寒吐血咯血皆由误汗下并火逆而致诚非寒病热之微甚者也是为坏病宜随其逆而调之惟少阴厥竭误汗一证强动经血故云难治也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黄芩汤麻黄升麻汤)脉浮热热甚反灸之必咽燥唾血(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茅花汤解毒汤黄芩芍药汤)少阴病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或从目出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少阴证恶寒发热无头疼误大汗使血从耳目口鼻出者名阴血多不语此与鼻衄阳血不同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咽痛吐血若面赤斑斑如锦纹者为阳毒宜升麻鳖甲汤
附
垣
治一贫士病脾胃虚与补剂药愈后继而居旷室卧热炕咳而吐血数次予谓此久虚弱外有寒形而有火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盖冬居旷室衣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因思仲景治伤寒脉浮紧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麻黄汤立愈与此甚同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
麻黄人参芍药汤方
麻黄(一钱去外寒)桂枝(半钱补表虚)白芍药(一钱)黄(一钱实表益卫)炙甘草(一钱补脾)五味子(五粒安肺气)麦门冬(三分保肺气)人参(三分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当归(五分和血养血)上咀作一服水三盏煎麻黄令沸去沫至二盏入余药同煎至一盏去滓热服临卧一服愈观此一方足以为万世模范也盖取仲景麻黄汤与补剂各半服之但凡虚人合用仲景方者皆当以此为则也
活
伤寒吐血诸阳受邪初热在表应发汗热毒入经结于五脏内有瘀积故吐血也瘀血甚者抵当汤也轻者桃仁承气汤兼服犀角地黄汤三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