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治风温加渴甚者。
石膏(一两)栝蒌根(三分)人参防风甘草(炙各半两)葛根(一两半生用干者只三钱)上锉如麻豆大每服。钞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煮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一方。加知母。
琥按上方。乃治阳明病温。气分热渴药也。
保命集云。温病。冬伤于寒所得也。至春变为温病。伤寒。汗下不愈而过经。其证尚在而不除者。亦温病也。(云云。)琥按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精者。身之本也。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故东垣云。房室劳伤。辛苦之人。阳气泄于外。肾水亏于内。当春之月。时强木长。无以滋生化之源。故为温病耳。今云岐子云。伤寒汗下不愈。
过经而其证不除者。亦为温病。愚以仲景六经中。自有过经不愈之证。与温病毫不相涉何得扭合作温病邪。噫。是又大失仲景之旨矣。
或问阳明病温极多。其初起兼太阳病者有之。故以上等方。皆二经药也。敢问少阳之经。亦有病温证乎。余答云。
有之。然亦必阳明病居多。而少阳为杂见之证。如准绳中用柴胡升麻汤是也。今采其方。附录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