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纲】仲景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目】朱肱曰。湿温者。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痛妄言。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搏。则发湿温。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阳。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白虎加苍术汤。此症切勿发汗。汗之必死。
赵嗣真曰。活人云。常伤于湿。因而中暑。许学士云。先受暑。后受湿。虽两人所言感受之先后。各自不同。而其症治则一。至用白虎苍术汤。诚为至当。设若湿气胜。脏腑虚。大便滑。术附其可废乎。故但用白虎不可也。
吴绶曰。如活人所言湿温脉症。宜术附汤加人参、香薷、扁豆。若脉大有力。自汗烦渴者。人参白虎汤加白术。轻者。十味香薷饮。或酌用清暑益气汤。犹必增损用之为妙。总在除湿清暑益元气而已。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纲】仲景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目】朱肱曰。湿温者。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痛妄言。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搏。则发湿温。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阳。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白虎加苍术汤。此症切勿发汗。汗之必死。
赵嗣真曰。活人云。常伤于湿。因而中暑。许学士云。先受暑。后受湿。虽两人所言感受之先后。各自不同。而其症治则一。至用白虎苍术汤。诚为至当。设若湿气胜。脏腑虚。大便滑。术附其可废乎。故但用白虎不可也。
吴绶曰。如活人所言湿温脉症。宜术附汤加人参、香薷、扁豆。若脉大有力。自汗烦渴者。人参白虎汤加白术。轻者。十味香薷饮。或酌用清暑益气汤。犹必增损用之为妙。总在除湿清暑益元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