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伤寒论类方》 茵陈蒿汤(五)

    作者: 徐灵胎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茵陈为主药。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病从小便去也。先煮茵陈,则大黄从小便出,此秘法也。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者,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引水浆饮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本草》∶茵陈主热结黄胆。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阳明瘀热。茵陈汤主之。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