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白通汤原方加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亦可。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无脉厥逆,呕而且烦,则上下俱不通。阴阳相格,故加猪胆、人尿,引阳药达于至阴而通之。《内经》所云∶“反佐以取之”是也。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暴出乃药力所迫,药力尽则气乃绝。微续乃正气自复,故可生也。
少阴篇云∶少阴病,下利不止,恶寒而卧,手足温者可治。则又当以手足之温,验其阳之有无也。
前云,其脉即出者愈。此云∶暴出者死。益暴出与即出不同。暴出,一时出尽,即出,言服药后,少顷即徐徐微续也,须善会之。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白通汤原方加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亦可。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无脉厥逆,呕而且烦,则上下俱不通。阴阳相格,故加猪胆、人尿,引阳药达于至阴而通之。《内经》所云∶“反佐以取之”是也。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暴出乃药力所迫,药力尽则气乃绝。微续乃正气自复,故可生也。
少阴篇云∶少阴病,下利不止,恶寒而卧,手足温者可治。则又当以手足之温,验其阳之有无也。
前云,其脉即出者愈。此云∶暴出者死。益暴出与即出不同。暴出,一时出尽,即出,言服药后,少顷即徐徐微续也,须善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