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伤寒论类方》 半夏泻心汤(三)

    作者: 徐灵胎

    翻胃以此加减治之。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甘草(炙)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本症仍在,则即用本方治之。若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又指不痛二字,痞症尤的。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以上三泻心之药,大半皆本于柴胡汤,故其所治之症,多与柴胡症相同,而加治虚治痞之药耳。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