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查古籍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尝思着书立说.必胸罗万卷.笔无点尘.方能成一家言.后之人读古人书.亦必与古人心心相印.乃能言之不谬.慈溪柯韵伯先生注张仲景伤寒论六卷.复自着伤寒论翼二卷.阐未发之藏.探独得之秘.其明辨详晰.使仲景千古不明之案一旦豁然.而后世观柯氏之注论.知仲景之精微.其功德为何如也.但流传已广.翻刻既多.其文义字句.类多鱼豕.观者未得洞明.咸置高阁.吾师任HT 鸿波先生.出其先祖越 公手钞伤寒法祖一编.视之即柯氏之论翼.惟于错讹之处.细加校正.去繁从简.悉已正定无瑕.予因抄而读之.见其分经立论并遵柯氏.凡业此者当细心领会.得其精义.庶泾渭区分.自有定见.可无担头箧里之弊矣.呜呼.柯氏为仲景功臣.任氏于柯氏之功亦岂少哉.爰书以志之.
道光二十二年岁在壬寅仲春上瀚识于锄经山房
后学清四陶观永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