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自利者,不经下药攻里而自利也。脉浮表不解自利,或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二十四)。一切泻痢间作,桂苓甘露饮(三十四)。温湿内甚而作痢者,黄连解毒汤(二十一)。或自利清水,色钝青,心下痞痛。口燥者,皆湿热相搏于肠胃之内而成,三一承气汤(十三)。当汗而反下,及不成结胸而但下利清谷不化,表证在,表热里寒也,急以四逆汤(四十三)温里;利止里和,急以桂枝解表。或用巴豆热药下之而协热利不止,皆宜五苓散止利兼解表。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自利者,不经下药攻里而自利也。脉浮表不解自利,或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二十四)。一切泻痢间作,桂苓甘露饮(三十四)。温湿内甚而作痢者,黄连解毒汤(二十一)。或自利清水,色钝青,心下痞痛。口燥者,皆湿热相搏于肠胃之内而成,三一承气汤(十三)。当汗而反下,及不成结胸而但下利清谷不化,表证在,表热里寒也,急以四逆汤(四十三)温里;利止里和,急以桂枝解表。或用巴豆热药下之而协热利不止,皆宜五苓散止利兼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