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恶寒者,若脉沉迟,名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若脉浮数,名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日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则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脉长大者,为欲解;其脉如故,及伏弦者,为未解。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痉病,有灸疮者,难治。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儿儿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括蒌桂枝汤主之。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恶寒者,若脉沉迟,名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若脉浮数,名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日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则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脉长大者,为欲解;其脉如故,及伏弦者,为未解。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痉病,有灸疮者,难治。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儿儿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括蒌桂枝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