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备要》 瞿麦

    作者: 汪昂

    通,利水,破血

    苦寒。降心火,利小肠,逐膀胱邪热,为治淋要药(故八正散用之。五淋大抵皆属湿热,热淋宜八正及山栀、滑石之类;血淋宜小蓟、牛膝;膏肾虚淋宜补肾,不可独泻;老人气虚者,宜参、术兼木通、山栀;亦有痰滞中焦作淋者,宜行痰兼通利药,最忌发汗,汗之必便血)。破血利窍,决痈消肿,明目去翳,通经堕胎。性利善下,虚者慎用(寇宗 曰∶心经虽有热,而小肠虚者服之,则心热未清,而小肠别作病矣)。

    花大如钱,红白斑斓,色甚斌媚,俗呼洛阳花。用蕊、壳。丹皮为使。恶螵蛸(产后淋当去血,瞿麦、蒲黄皆为要药)。

更多中医书籍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
  • 作者:
    黄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