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伤寒下利,厥逆烦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厥逆六七日,发热而利者生,汗出利不止者死,但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形损故也。
夫病者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重语是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伤寒脉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口干燥, 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
伤寒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而不休,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为心先绝也;唇吻反青,四肢 习者,此为肝先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此为脾先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先绝也。
伤寒脉顺四时,夜半得病日中解,日中得病夜半解,更不传也。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伤寒下利,厥逆烦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厥逆六七日,发热而利者生,汗出利不止者死,但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形损故也。
夫病者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重语是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伤寒脉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口干燥, 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
伤寒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而不休,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为心先绝也;唇吻反青,四肢 习者,此为肝先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此为脾先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先绝也。
伤寒脉顺四时,夜半得病日中解,日中得病夜半解,更不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