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查古籍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神昏胃热重阳狂,三黄三承白解汤。蓄血发狂小便利,少腹硬痛属太阳,阳明蓄血大便黑,其人如狂而喜忘,桃仁承气抵当治,须识作汗奄然狂。
【注】神昏胃热,谓神昏是胃经热极乘心也。重阳狂,谓热入于阳则狂乱也。三黄,谓三黄石膏汤,治神昏狂乱表实无汗者也。三承,谓三承气汤,治神昏狂乱里实不便者也。
白解汤,谓白虎解毒汤,治神昏狂乱,无表里证而热极者也。太阳蓄血发狂,则少腹硬痛,小便自利。若小便不利,是水热蓄也,非血蓄也。阳明血蓄如狂,则喜忘大便黑,若大便不黑,是热极也,非血蓄也。蓄血轻者,桃仁承气汤,重者抵当汤,择而用之可也。然发狂证,亦有阳盛阴虚之人,作汗将解之时,奄然发狂, 然汗出而解者,当须识之,不可以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