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名茺蔚
通行瘀血,生新血
辛微苦寒。入手、足厥阴(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瘀血去则经调)。
治血风血晕,血痛血淋,胎痛产难,崩中带下(带脉横于腰间,病生于此,故名为带。
赤属血,白属气。气虚者,补中益气而兼升降。血虚者,养血滋阴而兼调气)。为经产良药,消疔肿乳痈(亦取其散瘀解毒),通大小便。然辛散之药,瞳子散大者忌服。
益母子主治略同,调经益精,明目(血滞病目者则宜之)活血,顺气逐风(气行则血行,血活则风散),行中有补。治心烦头痛(血虚血热之候),胎产带崩,令人有子(有补阴之功。
时珍曰∶益母根茎花叶实,皆可同用。若治疮肿胎产,消水行血,则宜并用;若治血分风热,明目调经,用子为良。盖根茎花叶专于行,子则行中有补也。《产宝》济阴返魂丹,小暑端午或六月六日,采益母茎叶花实,为末蜜丸,治胎产百病。《近效方》∶捣汁熬膏亦良)
。忌铁。子微炒用。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一名茺蔚
通行瘀血,生新血
辛微苦寒。入手、足厥阴(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瘀血去则经调)。
治血风血晕,血痛血淋,胎痛产难,崩中带下(带脉横于腰间,病生于此,故名为带。
赤属血,白属气。气虚者,补中益气而兼升降。血虚者,养血滋阴而兼调气)。为经产良药,消疔肿乳痈(亦取其散瘀解毒),通大小便。然辛散之药,瞳子散大者忌服。
益母子主治略同,调经益精,明目(血滞病目者则宜之)活血,顺气逐风(气行则血行,血活则风散),行中有补。治心烦头痛(血虚血热之候),胎产带崩,令人有子(有补阴之功。
时珍曰∶益母根茎花叶实,皆可同用。若治疮肿胎产,消水行血,则宜并用;若治血分风热,明目调经,用子为良。盖根茎花叶专于行,子则行中有补也。《产宝》济阴返魂丹,小暑端午或六月六日,采益母茎叶花实,为末蜜丸,治胎产百病。《近效方》∶捣汁熬膏亦良)
。忌铁。子微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