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门人问曰.夫子本仲景法而言湿温之为病.既可比类以通其义矣.然仲景言湿病曰风湿.曰寒湿.此显然可稽者.不识治法可与湿温相通否.答曰.此同一湿病而治法判然不同.今且与子先论风湿.仲景言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其稍轻者.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重则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则痛剧.或身微肿.甚至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此其证虽有轻重不同.总由风湿中入关节.浸淫于皮肤筋骨之间.并无里邪.故仲景于风湿相搏证.特着出不呕不渴四字.以明与湿温有别.风湿相搏之证.法当汗出而愈.但大发其汗.风气去.湿气在.只取微微似欲汗出者.此为风湿俱去.阅仲景方.主用术以理脾胜湿.更藉附子之大力.迅走卫外.追风逐湿.绝不杂一毫风药.自得微汗而解.此与中风病之主用桂枝.必赖芍药甘枣.和营分以托出卫邪者同义.设以此等剂而误施之既渴且呕之湿温病.不立速其毙者几希.又湿家之为病.身色如似熏黄.发黄之证.不惟湿热已也.寒湿在里.亦能发黄.仲景有不可下之戒.以其别于湿温病也.而曰当从寒湿中求之.则当以温药祛寒胜湿不言可知矣.子欲知湿温.当知湿证中又各有表里寒温之不同.能辨于其似.则湿温之真面目始见.欲知湿温之别于风湿寒湿.当先审其口之渴与不渴.在他证皆可或有或无.断未有温邪内伏.而口不渴者.此要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