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雄鹿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次年春季脱落的角基。
『产地』东北、西北、云南、贵州、湖北等省。
『炮制方法』取鹿角去寸许长尖头。锯4.5寸长筒,放入水中浸7~10天,每天换水,将血吹净漂透,如硬则放蒸笼内蒸上气,取出乘热切片晒干。
『用量』9~12克。
『贮存』装白箱内,加盖。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雄鹿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次年春季脱落的角基。
『产地』东北、西北、云南、贵州、湖北等省。
『炮制方法』取鹿角去寸许长尖头。锯4.5寸长筒,放入水中浸7~10天,每天换水,将血吹净漂透,如硬则放蒸笼内蒸上气,取出乘热切片晒干。
『用量』9~12克。
『贮存』装白箱内,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