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
『常用名』鸡骨常山、川常山、黄常山。
『产地』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灰尘,投入缸内用冷水浸泡3~6天,每天换水1次,到期取出,去芦。切成2厘厚斜片,晒干。若取其截疟则用醋炒,每斤药片用醋2两,投入药内搅匀,投入锅内炒至焦黄色。为降低苦寒,减轻呕吐,则用酒炒,每斤药片用酒3两,投入药内,炒法同上,也可用麦麸炒。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木箱内盖好,防虫。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
『常用名』鸡骨常山、川常山、黄常山。
『产地』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灰尘,投入缸内用冷水浸泡3~6天,每天换水1次,到期取出,去芦。切成2厘厚斜片,晒干。若取其截疟则用醋炒,每斤药片用醋2两,投入药内搅匀,投入锅内炒至焦黄色。为降低苦寒,减轻呕吐,则用酒炒,每斤药片用酒3两,投入药内,炒法同上,也可用麦麸炒。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木箱内盖好,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