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世医得效方》 肺痈

    作者: 危亦林

    治男子妇人,咳而胸膈稳痛,两脚肿满,咽干口燥,烦闷多渴,时出浊唾腥臭,名小便赤黄,大便多涩。实者先投参苏饮四服,虚者先投小青龙汤四服,并用生姜、枣却服此。(二方见大方科伤寒和解类及通治类。)桔梗(去芦)贝母(去心)大当归(酒浸)栝蒌仁枳壳(去穣,炒)薏苡仁(微炒)桑白地骨皮(去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不以时温服,咳不渴,加百药煎。热,加黄芩甚,

    治肺痈,咳嗽气急,卧睡不安,心胸胀满。

    甜葶苈(二两半,隔纸炒赤色)百合(炒)白附子北五味子(炒)甘草节罗参款冬花上为末。每服二钱,灯心汤调下。

    治肺痈胸乳间皆痛,口吐脓血,气作腥臭。

    川升麻苦梗薏苡仁地榆黄芩赤芍药牡丹皮生甘草(各等分)上锉散。每一两,水一升半,煎五合,温温日三服。

    治肺痈已吐出脓血,以此润护。

    真钟乳粉(一两)白滑石(二两)上为末。每服三钱,米饮调下。

    治肺痈正作,咳唾不利,胸膈迫塞。

    诃子(去核)百药煎五味子(微炒)条参(去芦)款冬花蕊杏仁知母贝母甜葶苈子紫菀百合甘草节(各五钱)上为末,用白茅根净洗,称三斤,研取自然汁,入瓷石器中熬成膏,更添入好蜜二两,再熬

    治上膈壅热而成肺痈,兼感风寒。重者,加入黄芩、栝蒌仁、薄荷、当归、川白芷、半夏、乌梅、桑白皮,每半料各五钱,生姜、生地黄、灯心、白茅根煎。热甚,加大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李东垣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