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柳华(图缺)、叶、实,生琅邪川泽,今处处有之,俗所谓杨柳者也。《本经》以絮为华。陈藏器云∶华,即初发黄蕊也,子乃飞絮也。采无时。其枝、皮及根,亦入药。葛洪治痈疽肿毒妒乳等多用之。韦宙《独行方》∶主疔疮及反花疮,并煎柳枝叶作膏涂之。今人作浴汤膏药,齿牙药亦用其枝,为最要之药。按杨柳异类,今人谓柳为杨柳,非也。《说文》∶杨,蒲柳也。柳,小杨也。其类非一∶蒲柳,其枝劲韧,可为箭 。《左传》所谓董泽之蒲,又谓之 符,即上条水杨是也,今河北沙地多生此。又生水旁,叶粗而白;木理微赤曰杞柳。《郑诗》云∶无伐我树杞。陆机云∶杞柳也,其木人以为车毂。共山淇水旁,鲁国汶水旁,纯生杞也。
又《孟子》云∶告子曰∶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 是也。今人取其细条,火逼令柔韧屈作箱箧,河朔尤多。又下有赤柽木,生河西沙地,皮赤叶细,即是今所谓柽柳者。又名春柳。《尔雅》曰∶柽,河柳。郭璞云∶今河旁赤茎小杨。陆机《诗疏》云∶皮正赤如绛,一名雨师,枝叶似松是也。其木中脂一名柽乳。医方稀用,故附于此。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柳华(图缺)、叶、实,生琅邪川泽,今处处有之,俗所谓杨柳者也。《本经》以絮为华。陈藏器云∶华,即初发黄蕊也,子乃飞絮也。采无时。其枝、皮及根,亦入药。葛洪治痈疽肿毒妒乳等多用之。韦宙《独行方》∶主疔疮及反花疮,并煎柳枝叶作膏涂之。今人作浴汤膏药,齿牙药亦用其枝,为最要之药。按杨柳异类,今人谓柳为杨柳,非也。《说文》∶杨,蒲柳也。柳,小杨也。其类非一∶蒲柳,其枝劲韧,可为箭 。《左传》所谓董泽之蒲,又谓之 符,即上条水杨是也,今河北沙地多生此。又生水旁,叶粗而白;木理微赤曰杞柳。《郑诗》云∶无伐我树杞。陆机云∶杞柳也,其木人以为车毂。共山淇水旁,鲁国汶水旁,纯生杞也。
又《孟子》云∶告子曰∶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 是也。今人取其细条,火逼令柔韧屈作箱箧,河朔尤多。又下有赤柽木,生河西沙地,皮赤叶细,即是今所谓柽柳者。又名春柳。《尔雅》曰∶柽,河柳。郭璞云∶今河旁赤茎小杨。陆机《诗疏》云∶皮正赤如绛,一名雨师,枝叶似松是也。其木中脂一名柽乳。医方稀用,故附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