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世医得效方》 烦热

    作者: 危亦林

    治血风劳,形憔悴,肢节困倦,喘满虚烦,吸吸少气,发热汗多,口干舌涩,不思五加皮牡丹皮(去骨)赤芍药当归(去芦。各一两)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将青铜钱一文蘸油入药同煎,温服。煎时不得搅,吃不得吹,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主室女血弱阴虚,营卫不和,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白茯苓白术(去芦)当归(去芦,酒浸半日,微炒)白芍药北柴胡(去苗。各一两)甘上锉散。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麦门冬二十粒去心煎,不拘时服。一方,加知母、地

    治同上。(方见大方科消渴类。)

    凉心,退烦闷热极壅盛。

    寒水石石膏滑石赭石朴硝(各五钱)甘草(三钱)上为末。每服二钱,井水调下。

    治心脏惊热至甚,不省人事。

    朱砂硼砂焰硝(各二钱半)金银箔(各五片)寒水石(五钱)脑子(一字)石膏(五钱)上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二十粒去心,煎汤调。

    治但恶寒发热,烦躁,缘表中寒邪故也,服之立效。(方见大方科伤寒类。)

    治热劳羸瘦,四肢烦疼,心躁,口干不食。

    人参黄芩黄大当归(各七钱半)北柴胡(去芦)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赤茯苓(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温服。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