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世医得效方》 中气

    作者: 危亦林

    治气中。虽不见方书所载,然暴喜伤阳,暴怒伤阴,忧愁失意,气多厥逆,往往疾。便觉涎壅,牙关紧急,若作中风用药,非唯不相当,多能死人。昔有一妇人,因忽然气厥,牙噤涎潮,里医作中风用药,以大通利药下之,大泄数行,一夕而卒,可如遇此证,急化苏合香丸四五粒灌之便醒。然后随其调理,无不痊愈。

    苏合香油(一两,入安息香膏内)薰陆香(一两,研)青木香(锉)白术(去芦)丁香白香(别为末,用上为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子大,取井花水温冷任意下袋盛

    治中气闭目不语,四肢不收,昏沉等证。南木香(不以多少)上为末,冬瓜子煎汤调下。痰盛,加南星为散,生姜煎。

    治中寒、中气之候,四肢厥逆,口噤,牙关紧急,痰涎壅盛,如中风状者。

    白术(四两,去芦)绵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甘草(炙,二两)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十片,煎取八分,去滓后调苏合香丸二粒,并进二服。

    或气

    治中气,脉弱,大段虚怯等证。

    川乌(生,去皮脐)附子(生,去皮脐。各半两)干姜(炮,二钱)青皮(去穣,一两)益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七片,红枣一枚,煎服。或入少木香,不拘时候。

    中风亦当间服此药,中气者尤得其宜。

    白术(炒)白茯苓(去皮)青皮(去白)白芷陈皮(去白)天台乌药人参(去芦。各一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