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自《难经》、《汤液》、《灵枢》、《伤寒论》等篇出,而后之医师着述者,殆数百家。盖发纵指示,俾对病而知证,因证而得药,其用心亦仁矣哉。仆幼而好学,弱冠而业医,重念先世授受之难。由鼻祖自抚而迁于南丰。高祖云仙,游学东京,遇董奉廿五世孙京,授以大方脉,还家而医道日行。伯祖子美,复传妇人、正骨、金镞等科。大父碧崖,得小方科于周氏。伯熙再进学眼科及疗瘵疾。至仆,再参究疮肿、咽喉口齿等科,及诸积古方,并近代名医诸方。由高祖至仆,凡五世矣。随试随效。然而方书浩若沧海,卒有所索,目不能周。乃于天历初元,以十三科名目,根据按古方,参之家传,昕夕弗怠,刻苦凡十稔,编次甫成,为十有九卷,名曰《世医得效方》。首论脉病证治,次由大方脉杂医科以发端,至于疮肿科而终编。分门析类,一开卷间,纲举而目张,由博以见约。固非敢求异于昔人,直不过欲便于观览云耳。钦惟国朝念群黎之疾苦,惠民有局,设教有学,于医尤切。然自愧山林鄙陋,见闻不博,妄意纂集,舛谬惟多。尤欲当道缙绅医师,进而教之,订其讹,补其偏,俾绣诸梓,则庶几广圣皇好生之仁于无穷,岂不韪欤。
仍至元三年丁丑七月既望嘉禾后学达斋危亦林拜手谨书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尤海燕老师主讲,国讯医药网络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作而成。 整个课程包括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上篇主要为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共四章;后篇主要讲述各种饮食的临床应用,分为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自《难经》、《汤液》、《灵枢》、《伤寒论》等篇出,而后之医师着述者,殆数百家。盖发纵指示,俾对病而知证,因证而得药,其用心亦仁矣哉。仆幼而好学,弱冠而业医,重念先世授受之难。由鼻祖自抚而迁于南丰。高祖云仙,游学东京,遇董奉廿五世孙京,授以大方脉,还家而医道日行。伯祖子美,复传妇人、正骨、金镞等科。大父碧崖,得小方科于周氏。伯熙再进学眼科及疗瘵疾。至仆,再参究疮肿、咽喉口齿等科,及诸积古方,并近代名医诸方。由高祖至仆,凡五世矣。随试随效。然而方书浩若沧海,卒有所索,目不能周。乃于天历初元,以十三科名目,根据按古方,参之家传,昕夕弗怠,刻苦凡十稔,编次甫成,为十有九卷,名曰《世医得效方》。首论脉病证治,次由大方脉杂医科以发端,至于疮肿科而终编。分门析类,一开卷间,纲举而目张,由博以见约。固非敢求异于昔人,直不过欲便于观览云耳。钦惟国朝念群黎之疾苦,惠民有局,设教有学,于医尤切。然自愧山林鄙陋,见闻不博,妄意纂集,舛谬惟多。尤欲当道缙绅医师,进而教之,订其讹,补其偏,俾绣诸梓,则庶几广圣皇好生之仁于无穷,岂不韪欤。
仍至元三年丁丑七月既望嘉禾后学达斋危亦林拜手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