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赤芍药 半夏(汤洗七次) 泽兰叶 人参 陈皮(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上为锉散。每作一剂,用水二碗,生姜半两,煎至二盏,去滓,分三次热服。
第十五论曰∶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者何?答曰∶阳明者经脉之海,起于鼻,交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产后气消血散,荣卫不理,散乱入于诸经,却还不得,故令口鼻黑起及变鼻衄。此缘产后虚热变生此证,其疾不可治,名胃绝肺败。此证不可治,不出方。
第十六论曰∶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若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但服夺命丹,血去喘息自定。
夺命丹方见第二论评曰∶产后喘急固可畏,若是败血上熏于肺,犹可责效夺命丹。若感风寒,或因忧怒,饮食咸冷等,夺命丹末可均济,况孤阳绝阴乎?若荣血暴绝,宜大料煮芎 汤亦自可救;伤风寒,宜旋复花汤;性理郁发,宜大调经散,用桑白皮杏仁煎汤调下;伤食,宜见 丸、五积散。
芎 汤方见眩晕门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公元 588 年)刘宋,雷斅着。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
赤芍药 半夏(汤洗七次) 泽兰叶 人参 陈皮(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上为锉散。每作一剂,用水二碗,生姜半两,煎至二盏,去滓,分三次热服。
第十五论曰∶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者何?答曰∶阳明者经脉之海,起于鼻,交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产后气消血散,荣卫不理,散乱入于诸经,却还不得,故令口鼻黑起及变鼻衄。此缘产后虚热变生此证,其疾不可治,名胃绝肺败。此证不可治,不出方。
第十六论曰∶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若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但服夺命丹,血去喘息自定。
夺命丹方见第二论评曰∶产后喘急固可畏,若是败血上熏于肺,犹可责效夺命丹。若感风寒,或因忧怒,饮食咸冷等,夺命丹末可均济,况孤阳绝阴乎?若荣血暴绝,宜大料煮芎 汤亦自可救;伤风寒,宜旋复花汤;性理郁发,宜大调经散,用桑白皮杏仁煎汤调下;伤食,宜见 丸、五积散。
芎 汤方见眩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