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风冷,胸鬲满痛,腹胁绞刺,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利不止,少气羸困;及因生产,脏气暴虚,邪冷内胜,宿疾转甚。
吴茱萸(汤洗七次,炒,一两半) 桔梗 干姜(炮) 甘草(炙) 麦门冬(去心) 半夏(汤洗七次) 防风 细辛 当归(酒浸,炒) 茯苓 牡丹皮 桂心(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热服。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风冷,胸鬲满痛,腹胁绞刺,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利不止,少气羸困;及因生产,脏气暴虚,邪冷内胜,宿疾转甚。
吴茱萸(汤洗七次,炒,一两半) 桔梗 干姜(炮) 甘草(炙) 麦门冬(去心) 半夏(汤洗七次) 防风 细辛 当归(酒浸,炒) 茯苓 牡丹皮 桂心(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