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一切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有死血阴毒在中,则不痛,敷之即痛;有忧怒等气,积而内攻,则痛不可忍,敷之即不痛;或蕴热在内,热逼人,手不可近,敷之即清凉;或气虚血冷,溃而不敛,敷之即敛。此本韩大夫宅用以救人极验,若七情内郁,不问虚实寒热,治之必愈。
远志(不以多少,汤洗去,泥捶去心)
上一味,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治一切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有死血阴毒在中,则不痛,敷之即痛;有忧怒等气,积而内攻,则痛不可忍,敷之即不痛;或蕴热在内,热逼人,手不可近,敷之即清凉;或气虚血冷,溃而不敛,敷之即敛。此本韩大夫宅用以救人极验,若七情内郁,不问虚实寒热,治之必愈。
远志(不以多少,汤洗去,泥捶去心)
上一味,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