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瘕证治

    作者: 陈言

    瘕积聚,随气血以分门。故方云,以 瘕属肝部,积聚属肺部,不亦明矣。况七者火数,属心,盖血生于心;八者木数,属肝,盖血归于肝。虽曰强分,理似不混。夫者,坚也,坚则难破;瘕者,假也,假物成形。然七 八瘕之名,经论亦不详出,虽有蛟龙、鱼、鳖、肉、发、虱、米等七证,初非定名,偶因食物相感而致患耳。若妇人七八瘕,则由内外不内外因动伤五脏气血而成。古人将妇人病为痼疾,以蛟龙等为生瘕,然亦不必如此执泥。妇人 瘕,并属血病,龙蛇鱼鳖等,事皆出偶然,但饮食间,误中之,留聚腹脏,假血而成,自有活性。亦犹永徽中僧病噎者,腹有一物,其状如鱼,即生瘕也。与夫宿血停凝,结为痞块,虽内外所感之不同,治法当以类相从。所谓医者,意也,如以败梳治虱瘕,铜屑治龙瘕,曲 治米瘕,锻石治发瘕,如此等类,方论至多,不复繁引,学人可以理解。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