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并以此药利去瘀血即愈。此药推陈致新,治折伤神效。
大黄(一两,酒蒸) 杏仁(三七粒,去皮尖)
上研细,酒一碗,煎至六分,碗裂去滓,鸡鸣时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若便觉气绝,不能言,取药不及,急掰口开,以热小便灌之。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并以此药利去瘀血即愈。此药推陈致新,治折伤神效。
大黄(一两,酒蒸) 杏仁(三七粒,去皮尖)
上研细,酒一碗,煎至六分,碗裂去滓,鸡鸣时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若便觉气绝,不能言,取药不及,急掰口开,以热小便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