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图经》 威灵仙

    作者: 苏颂

    威灵仙(图缺),出商州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今陕西州军等及河东、河北、京东、江湖州郡或有之。初生比众草最先,茎梗如钗股,四棱;叶似柳叶,作层,每层六、七叶,如车轮,有六层至七层者;七月内生花,浅紫或碧白色,作穗似莆台子,亦有似菊花头者;实青;根稠密多须似谷,每年亦朽败。九月采根,阴干。仍以丙、丁、戊、己日采,以不闻水声者佳。唐正元中,嵩阳子周君巢作威灵仙传云∶先时,商州有人重病足不履地者数十年,良医殚技莫能疗。所亲置之道旁,以求救者。遇一新罗僧见之,告曰∶此疾一药可活,但不知此土有否?

    因为之入山求索,果得,乃威灵仙也。使服之,数日能步履。其后山人邓思齐知之,遂传其事。崔元亮《海上方》着其法云∶采得,阴干月余,捣筛,温清酒和二钱匕,空腹服之。如人本性杀药,可加及六钱匕,利过两行,则减之,病除乃停服。其性甚善,不触诸药,但恶茶及面汤,以甘草、栀子代饮可也。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