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者腹满,夹咽连舌系急,胸膈痞满,循 骨下股膝内前廉内踝、过核骨后、连足大指之端内侧皆痛者,乃足太阴脾经为四气流注之所为也。四气偏胜,并如前说。治之,各随其气所中轻重温散之。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病者腹满,夹咽连舌系急,胸膈痞满,循 骨下股膝内前廉内踝、过核骨后、连足大指之端内侧皆痛者,乃足太阴脾经为四气流注之所为也。四气偏胜,并如前说。治之,各随其气所中轻重温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