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大黄龙丸

    作者: 陈言

    治中暑眩晕,昏不知人;或身热,恶寒头痛,状如伤寒;或往来寒热,烦躁渴甚,呕吐泄泻。常服去暑毒,分利阴阳。

    硫黄 硝石(各一两) 雄黄(通明者) 滑石 白矾(各半两) 寒食面(四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渐加至二十丸,新汲水下;昏塞不知人,则以水化开灌之。中暑忌得冷,此药却以冷水下之,乃热因寒用,疑者释之。

    【凡例】

    中暑闷倒,急扶在阴凉处,切不可与冷,当以布巾衣物等蘸热汤熨脐中及气海,续以汤淋布上,令彻脐腹,暖即渐惺;如仓卒无汤处,掬道上热土于脐,以多为佳,冷即易。古法,道涂无汤,即掬热土于脐上,仍拨开作窝子,令人更溺于其中以代汤,续与解暑毒药,如白虎、竹叶石膏汤。凡觉中暑,急嚼生姜一大块,冷水送下;如已迷乱闷,嚼大蒜一大瓣,冷水送下;如不能嚼,即用水研灌之立醒;路中仓卒无水,渴甚,急嚼生葱二寸许,津同咽,可抵饮水二升。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郑寿全,字钦安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吴坤安
  • 作者:
    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作者: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刘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