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知青马妹,余之亲戚也。于1975年5月15日自乡下来沪。其长女出生才四月,船中感受风寒,抵沪则发热、咳嗽、泄泻作矣。乃在附近市某医院儿科就诊,热退咳减而泻不止。诊治数次迁延一月,日仍大便五、六次,稀薄而夹有奶块。一日,遇余于戚家,余见此状,即照马秀裳点穴疗法为之试治。取合谷、足三里、内庭三穴,于早上先用平揉法,左右侧各穴均揉百次。再用按压法百次,继以点打法百次。晚间复施平揉一法,每穴各三百次。次日泄即全止,从此而愈。小儿肌肤稚嫩,经络浅显,故虽按摩于体表,而效则内应以脏腑,真有药石所不能及者。
按:《实用针灸学》曰:合谷三里“二穴皆属阳明,一手一足上下相应。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能降,能宣能通。三里为土中真土,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浊。二穴相合,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者,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升而食自进。”土厚清升,则泄泻自止矣。内庭为胃经之荥穴。极善止泻,奈何诸书皆不及此。内庭具益中气,升胃阳,化水湿之功,与合谷三里相伍,则善能协调畅达肠胃气机,运转升降枢纽,分清别浊中土自厚,何虑泄泻之不止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