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痰壅,胸痞气凑,此药下痰。(史府判验。)黑牵牛(一斤,取头末四两)皂角(无虫蛀者,去皮弦,酥炙黄色,去子净一两六钱)生白上为细末,清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渐加至百丸,空心温酒送下,看病轻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治痰壅,胸痞气凑,此药下痰。(史府判验。)黑牵牛(一斤,取头末四两)皂角(无虫蛀者,去皮弦,酥炙黄色,去子净一两六钱)生白上为细末,清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渐加至百丸,空心温酒送下,看病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