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巴豆(六个,去皮油) 天麻(二钱半) 胭脂(少许)
上将巴豆、天麻为末,滴水丸,如秫米大,胭脂为衣。一日一丸,二日二丸,三日三丸。已外不解,先吃冷水一口,后用热水下。如人行十里,以热汤投之。
又一法无药处可用两手指相交,紧扣脑后风府穴,向前礼百余拜,汗出自解。
又一法适于无药处,初觉伤寒、伤食、伤酒、伤风,便服太和汤、百沸汤是,避风处先饮以齑汁亦妙;以手揉肚,觉恍惚,更服半碗;又用手揉至恍惚,更服,以至厌饫,心无所容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巴豆(六个,去皮油) 天麻(二钱半) 胭脂(少许)
上将巴豆、天麻为末,滴水丸,如秫米大,胭脂为衣。一日一丸,二日二丸,三日三丸。已外不解,先吃冷水一口,后用热水下。如人行十里,以热汤投之。
又一法无药处可用两手指相交,紧扣脑后风府穴,向前礼百余拜,汗出自解。
又一法适于无药处,初觉伤寒、伤食、伤酒、伤风,便服太和汤、百沸汤是,避风处先饮以齑汁亦妙;以手揉肚,觉恍惚,更服半碗;又用手揉至恍惚,更服,以至厌饫,心无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