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艾叶(图缺),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
云此种灸百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曝干,经陈久方可用。俗间亦生捣叶取汁饮,止心腹恶气。古方亦用熟艾拓金疮。又中风掣痛,不仁不随。并以干艾斛许,揉团之,内瓦甑中,并下塞诸孔,独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一时,久知矣。又治癞,取于艾随多少,以浸曲酿酒如常法,饮之,觉痹即瘥。近世亦有单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汤空腹饮之,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其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艾叶(图缺),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
云此种灸百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曝干,经陈久方可用。俗间亦生捣叶取汁饮,止心腹恶气。古方亦用熟艾拓金疮。又中风掣痛,不仁不随。并以干艾斛许,揉团之,内瓦甑中,并下塞诸孔,独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一时,久知矣。又治癞,取于艾随多少,以浸曲酿酒如常法,饮之,觉痹即瘥。近世亦有单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汤空腹饮之,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其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