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凡吐呕而泻,病名曰何也?《内经·热论》云∶此乃转筋霍乱之证也。何气使然?此乃邪气在于中焦,使阴阳二气,不能升降。其证心痛而吐,吐则先腹痛而泻,心腹俱痛则吐泻并作,使致挥霍之间,自然撩乱。此证喜寒凉之物,可用冰水调五苓、益元则愈矣。大忌热物。转筋之病,治之奈何?《经》曰∶劳者温之。温者,温存之意也。
又一法∶生姜汤、益元散、白术散、禹功散,加冰沉冷,细细呷之。渴未止者,频频饮之。如无冰,新汲水亦得。用之,大忌白粥米汤。桂附种种之燥药,不可服之,服之必死。如无药处,可服地浆。地浆者,掘地作坑,注新水于其中搅浑,旋旋取澄清者,饮三、五盏,立愈。
凡大人、小儿,暴注水泻不止,《内经》曰∶此病暴速注泻。久而不愈者,为涌泄注下。此乃火运太过之病也,火注暴速故也。急宜用新汲水调下甘露饮子、五苓散、天水散;或用井华水煎此药,放冷服之,病即瘥矣。不可用御米壳、干姜、豆蔻、圣散子之类,纵然泻止,肠胃气滞不通,变为腹胀。此法宜分阴阳,利水道,乃为治法之妙也。
《上古天真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故男女有阴阳之质不同,则天癸精血之形亦异,阴静而海满血溢,阳动而应合精泄。二者通和,故能有子。《易·系辞》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人禀天地而成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