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脱肛一证,气聚不散也,里急而不得出,外胀而不得入,先以枳壳散作剂,又以枳壳烧灰存性,细末掺敷,或津唾调敷,气散则肿消矣。仍用生姜汁调五苓散如膏,入新水研散,略煎,吞黄连阿胶丸。虽然,此论肛门挟热而肿胀也,其或肠中虚薄不收,则理中汤、钓肠丸、养脏汤辈主治,乌贼骨、木贼草敷之。(详见脱肛类。)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脱肛一证,气聚不散也,里急而不得出,外胀而不得入,先以枳壳散作剂,又以枳壳烧灰存性,细末掺敷,或津唾调敷,气散则肿消矣。仍用生姜汁调五苓散如膏,入新水研散,略煎,吞黄连阿胶丸。虽然,此论肛门挟热而肿胀也,其或肠中虚薄不收,则理中汤、钓肠丸、养脏汤辈主治,乌贼骨、木贼草敷之。(详见脱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