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为自外耳门向内延伸至鼓膜的管道,成人长约2-2.5厘米,外侧1/3为软骨部与耳廓软骨相续;内侧2/3为骨性部。外耳道全角为一曲管,从外向内,软骨部先朝向前上,继而稍向后,骨性部的朝向前下,故作外耳检查时,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即可使外耳道拉直。婴儿外耳道的发育尚未完全,短而狭窄,其鼓膜位置较水平,在检查时需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
(公元 1695 年)清.张温(路玉、石顽)着。十六卷。采集历代名家方论,编次成书。门类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依撩《薛己医案》、张介实《景岳全书》,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予以参订。
为自外耳门向内延伸至鼓膜的管道,成人长约2-2.5厘米,外侧1/3为软骨部与耳廓软骨相续;内侧2/3为骨性部。外耳道全角为一曲管,从外向内,软骨部先朝向前上,继而稍向后,骨性部的朝向前下,故作外耳检查时,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即可使外耳道拉直。婴儿外耳道的发育尚未完全,短而狭窄,其鼓膜位置较水平,在检查时需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