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人体解剖学》 四、舌咽神经(图10-20、21)

    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nerve为第Ⅸ对脑神经,它含有四种纤维成分。①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②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在耳神经节内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司腮腺的分泌;③内脏感觉纤维(包括味觉)分布到舌后1/3、咽鼓管、鼓室等处粘膜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司一般感觉及舌后1/3的味觉;④躯体感觉纤维分布至耳后皮肤。

    舌咽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在孔内神经干上有膨大的上神经节(含一般感觉的假单极神经元),出颈静脉孔后,又形成一稍大的下神经节(含内脏感觉的假单极神经元),主干走行于颈内动、静脉之间,绕过茎突咽肌后外侧,向前经舌骨肌深面到舌根。其主要分支有:

更多中医书籍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