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人体解剖学》 2.口咽部oral part ofpharynx

    为位于软腭和会厌上缘平面之间的咽腔,借咽峡通向口腔。当张口并将舌背向下压时,可经口腔观察到咽峡和咽后壁粘膜的色泽。舌根的后方为会厌,二者之间有三条纵行皱襞,外侧襞与正中襞之间有一对凹陷,称会厌谷,异物易在此处滞留。

    腭帆两侧各有两对弧形向下的粘膜皱襞,前方的一对叫腭舌弓,其粘膜深面为腭舌肌。后方的一对叫腭咽弓,粘膜的深面为腭咽肌。前、后两弓之间的三角形凹陷,为扁桃体窝、容纳腭扁桃体。

    腭扁桃体(图6-29)是一对淋巴器官,有防御功能,呈卵圆形,位于扁桃体窝内。腭扁桃体内侧面被覆粘膜,并有10-20个深陷的小凹陷,称扁桃体小窝。腭扁桃体上部实质内有一深的缝隙,称扁桃体上窝(扁桃体内裂隙)。扁桃体内面对向口腔、它的外侧面和前、后面均包被以薄层结缔组织膜,称扁桃体囊,囊借疏松结缔组织连于咽壁的内侧,故扁桃体及其被囊易于被剥离,腭扁桃体在出生后4-6个月内开始发育,至4-10岁最为发达,14-15岁以后又逐渐缩小。

    鼻腔、口腔、咽和喉的正中矢状切面

    图6-27鼻腔、口腔、咽和喉的正中矢状切面

    腭扁桃体的血液供应丰富,上、下、前、后方分别有腭降动脉、面动脉、舌背动脉、和咽升动脉的扁桃体支供血。以上各动脉均属颈外动脉的分支,扁桃体摘除手术如大出血无法制止时,可结扎颈外动脉止血。

    咽扁桃体、双侧咽鼓管扁桃体,双侧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形成一环形的咽淋巴环。.围绕在口、鼻腔与咽腔的通道周围,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和免疫功能。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作者:
  •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叶霖
  • 作者:
    徐灵胎
  • 作者:
    王九思
  •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作者:
    朱梓
  • 作者:
    朱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