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为四边锥体形,尖向后(图3-59),有视神经管通颅腔;底向前,形成四边形眶缘,开口对向面部,在眶上缘可见眶上切迹或眶上孔;眶下缘下方有眶下孔。眶的四壁厚薄不等,上壁与颅前窝相邻,在上壁的前外侧部有泪腺窝,前内侧有滑车窝(或棘);内侧壁最薄,上筛骨迷路相邻,壁的前方有泪囊窝向下经鼻泪管通鼻腔,内侧壁的上缘有筛前孔和筛后孔;下壁下方为上颌窦,下壁上面可见眶下沟,向后延续达眶下裂,向前经眶下管出眶下孔;外侧壁最厚,其后部和眶下壁之间有眶下裂通颞下窝和翼腭窝,和眶上壁之间有眶上裂通颅中窝。
图3-59 颅的前面观
归纳起来,眶与周围的交通渠道及通过结构主要有:视神经通过视神经管入颅腔;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自颅腔经眶上裂眶;眶上神经经眶上孔(切迹)至额部,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经眶下裂、眶下沟、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眼动脉经视神经管入眶;眼静脉经眶上裂后行,眶下动脉由眶下裂至眶下孔。此外,泪腺位于泪腺窝内,分泌的泪水经结合膜囊、泪小管至泪囊,经鼻泪管下泄入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