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人有四肢之间,或头面之上,忽然生疽,头黑皮紫,痛楚异常,此阳症之毒也。治不得法,亦能杀人。盖阳症之毒,其毒甚骤,即用败毒之药治之,可随手而愈。然而疽与痈,实有不同。痈溃于内,而疽肿于外也。
溃于内者,难于外治;肿于外者,易于内消。虽痈疽之毒,尽由内而发外,无不可内治而外愈也。而疽尤宜内治,方用消疽汤∶夏枯草(二两) 忍冬藤(二两) 当归(二两) 连翘(三钱) 生地(三钱) 地榆(三钱)天花粉(三钱) 白芷(二钱) 甘草(二钱)
水煎服,未溃者二剂即消,已溃者四剂痊愈矣。此方通治恶疽之方也,凡生疽者,以此方治之,无不神效。盖补血散毒,则血活而毒难留;凉血清火,则血寒而火易散,疽多阳症,所以治无不宜也。
秘诀∶消疽汤用夏桔草,忍冬当归二两搅,连翘二地粉三钱,白芷二钱甘草好。
又治恶疽方∶荆芥(三钱) 甘草(三钱) 天花粉(三钱) 当归(一两) 玄参(一两) 金银花(八钱)陈皮(一钱) 蒲公英(五钱) 牛蒡子(二钱)
水煎服,若在咽喉者加桔梗三钱;若在下体者加地榆三钱。
秘诀∶又有一方治恶疽,荆芥甘粉三钱许,归玄一两银八钱,陈一英五二牛子,若在咽喉三钱桔,下体生兮加地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