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奇效良方》 奇效良方疮疹论序

    作者: 董宿

    医之为难,古今通患。且大人之有疾,能言致疾之因,与具即所苦,医者因参脉证,随虚实冷热疗之,亦易为愈。若夫小儿,不能言得疾之由,及目即所苦,医之延医,倍见其难。兼小儿疮疹欲出未见之间,或发壮热,或发惊悸,不止一端,疑似难明,非深于医者,不能辨也。新学小生,谙历未久,多执偏见。率以小儿为纯阳,胃热则发斑,每投凉剂。夫以疹疹为热,固是一说,然尽以为热,则又不可。世徒知用热药太过,往往损目,曾不知服冷药太过,比比伤生,利害皆自不细。况婴孩肠胃娇脆,胎气禀受,虚实不同,运气时令,寒暑燥湿不齐,随证施药,以收十全之功则善矣,讵可执一偏之见乎?比年书肆刊行方书,充栋汗牛,疮疹一证,散漫难考,检阅弥艰,或收方之家,不能全备,设遇此疾,忧惶窘迫,不过付庸医之手,以侥幸万一。吁!可胜惜哉!今痘疹方论,予家藏是编久矣,有论有方,有证有治,门类纲目,靡不毕备,明效大验,彰灼弗诬,不敢私秘。绍定庚寅春,谨锓梓以广其传,庶好事者便于观览云。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