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太阳疟之状,《内经》谓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然,热止汗出难已,刺中出血。盖膀胱经下抵腰中,上巅络脑,故腰痛头重,寒从背起也,经虚受邪,故先寒后热也,热止汗出难已,以真气不胜邪故也。
治足太阳疟寒热。
柴胡常山知母(焙)鳖甲(去裙袢,醋炙黄)青蒿(干者)甘草(炙)枳壳(去穣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柳枝心七枚,葱白二寸,细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发前再服。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夫太阳疟之状,《内经》谓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然,热止汗出难已,刺中出血。盖膀胱经下抵腰中,上巅络脑,故腰痛头重,寒从背起也,经虚受邪,故先寒后热也,热止汗出难已,以真气不胜邪故也。
治足太阳疟寒热。
柴胡常山知母(焙)鳖甲(去裙袢,醋炙黄)青蒿(干者)甘草(炙)枳壳(去穣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柳枝心七枚,葱白二寸,细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发前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