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中风不仁,皮肤浓,搔之如隔衣。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干蝎(炒)仙灵脾天雄(炮裂,去皮脐)天麻桂心麻黄(去根节)鹿角胶(炙令燥)萆(各一两)桑螵蛸(炒)茵芋乌头(炮裂,去皮脐)上为细末外,又用火麻仁三两为末,入无灰酒慢火熬成膏,与前末和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薄荷酒下,不拘时候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治中风不仁,皮肤浓,搔之如隔衣。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干蝎(炒)仙灵脾天雄(炮裂,去皮脐)天麻桂心麻黄(去根节)鹿角胶(炙令燥)萆(各一两)桑螵蛸(炒)茵芋乌头(炮裂,去皮脐)上为细末外,又用火麻仁三两为末,入无灰酒慢火熬成膏,与前末和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薄荷酒下,不拘时候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