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风,奄忽不知人,喉中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身软自汗,口吐涎沫,神志昏愦。
金箔(研,一百片)银箔(研,一百片)犀角屑(另研)牛黄(另研)丁香(另研)龙脑珀(另研)硼砂(另研)研)蝎梢(炒)白僵蚕(炒)附附子(炮)甘草(炙,各一分)丹砂(另研上将九味,各根据制度研为细末,却入另研药一处和,内将金银箔入水银三分,同研如泥,与诸药再研,和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大人五丸,薄荷酒下,小儿二丸,薄荷汤化下。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治风,奄忽不知人,喉中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身软自汗,口吐涎沫,神志昏愦。
金箔(研,一百片)银箔(研,一百片)犀角屑(另研)牛黄(另研)丁香(另研)龙脑珀(另研)硼砂(另研)研)蝎梢(炒)白僵蚕(炒)附附子(炮)甘草(炙,各一分)丹砂(另研上将九味,各根据制度研为细末,却入另研药一处和,内将金银箔入水银三分,同研如泥,与诸药再研,和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大人五丸,薄荷酒下,小儿二丸,薄荷汤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