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十五法
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随年壮。
又,两手大指缝头各灸七壮。
虚劳、浮肿,灸太冲百壮。
灸肾俞百壮,主百病水肿。
灸胃仓,随年壮。
水肿,灸陷谷随年壮。
水肿,气上下,灸阴交百壮。
水肿胀,灸曲骨百壮。
大腹,灸阴市随年壮。
人中满,唇肿及水肿,大水,灸脐中、石门各百壮。
风水,灸上廉随年壮。
水肿不得卧,灸阴陵泉百壮。
石水,灸然谷、气冲、四满、章门。
水分,主水肿胀满不能食,坚硬,灸,日七壮,至四百即止,忌针,针水出尽即死。水病灸至瘥止,在下管下一寸。
鼓胀,灸中封二百壮。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一十五法
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随年壮。
又,两手大指缝头各灸七壮。
虚劳、浮肿,灸太冲百壮。
灸肾俞百壮,主百病水肿。
灸胃仓,随年壮。
水肿,灸陷谷随年壮。
水肿,气上下,灸阴交百壮。
水肿胀,灸曲骨百壮。
大腹,灸阴市随年壮。
人中满,唇肿及水肿,大水,灸脐中、石门各百壮。
风水,灸上廉随年壮。
水肿不得卧,灸阴陵泉百壮。
石水,灸然谷、气冲、四满、章门。
水分,主水肿胀满不能食,坚硬,灸,日七壮,至四百即止,忌针,针水出尽即死。水病灸至瘥止,在下管下一寸。
鼓胀,灸中封二百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