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千金翼方》 瘿病第七

    方九首

    治五瘿方∶取鹿靥酒渍令没,火炙干,纳于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味尽更易,尽十具,即愈。

    又方∶小麦面(一斤) 特生 石(十两,烧) 海藻(一斤)

    上三味,取三年酢一升渍小麦面曝干,更浸令酢尽,各捣为散,每服两方寸匕,日四五服,药含乃咽之。忌姜辛猪鱼生菜辛菜,吹火、读诵及大语用气。

    又方∶昆布(三两) 海蛤(二两) 松萝(二两) 海藻(三两) 白蔹(二两) 通草(二两) 桂心(二两)

    上七味,捣为散,每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小麦(一升) 醋(一升,夜浸昼曝) 昆布(洗) 海藻(洗,各二两)

    上三味,捣为散,食后饮服方寸匕,日三,以瘥为度。

    又方∶昆布(一两) 海藻(一两) 海蛤(二两) 半夏(一两,洗) 细辛(一两) 土瓜(一两)松萝(一两) 通草(二两) 白蔹(二两) 龙胆(二两)

    上一十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再,不得作生活劳动也。

    又方∶昆布(二两)

    上一味,切如指大,酢渍含咽,汁尽,愈。

    又方∶海藻(一斤) 小麦面(一升)

    上二味,以三年酢一升,以溲面末曝干,往反令酢尽,合捣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忌怒。

    陷脉散主二十三十年瘿瘤及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如杯盂,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惕寐卧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治之方∶(《千金》云陷肿散。)乌贼鱼骨(一分) 白石英(半两) 石硫黄(一分) 紫石英(半两) 钟乳(半两,粉) 干姜(一两) 丹参(三分) 琥珀(一两) 大黄(一两) 蜀附子(一两,炮去皮)

    上一十味,捣为散,贮以韦囊,勿令泻气,若疮湿即敷,无汁者以猪膏和敷之,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者,至五剂十剂止,勿惜意不作也,着药令人不疼痛,若不消,加芒硝二两,益佳。(《千金》有胡燕屎一两)。

    治瘿方∶菖蒲(二两) 海蛤(一两) 白蔹(一两) 续断(一两) 海藻(一两) 松萝(一两) 桂心(一两) 蜀椒(一两,汗,去目、闭口者) 羊靥(二百枚,炙) 神曲(三两) 半夏(一两,洗) 倒挂草(一两)

    上一十二味,各捣下筛以酱清牛羊髓脂丸之,一服三丸如梧子,日一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