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查古籍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痔,以蒲黄水服方寸匕,日三良。又取桑耳作羹,空腹饱食之,三日食佳。
痔下血及新产漏下,好矾石一两 附子一两,末之,白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丸,日三。
稍五痔十年者,涂熊胆,取瘥止。一切方皆不及此神良。
又方∶七月七日多采槐子,熟捣取汁,内铜器中,重绵密盖,着宅中高门上曝之二十日以上,煎成如鼠屎大,内谷道中,日三。亦主 及百种疮。
又方∶痔下血及新产漏下,常食 竹叶及煮羹粥大佳。
又方∶虎头、犀角,末之,如鸡子大,和不经水猪脂大如鸡子,涂疮上取瘥。
五痔,取槐根煮,洗之。
又方∶取桃根煮,洗之。
痔出脓血,有虫,傍生孔窍,槐白皮一担,锉,内釜中煮,令味极出,置大盆中,适寒温,久冷,五痔便血,灸脊中百壮。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气百壮。穴在脊穷骨上。
肛出,女萎一斤,以器中烧,坐上熏之,实时入。
脱肛,蒲黄二两,以猪脂和,敷肛上,内之二三愈。
肠随肛出者,生栝蒌根取粉,以猪脂为膏,温涂,随手抑按,自得缩入。
冷痢脱肛,枳实一枚,石上磨令滑泽,钻安柄,蜜涂炙令暖,熨之,冷更易之,取缩入止
又方∶铁精粉内上按令入即愈。
又方∶生铁三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出铁,以汁洗,日再。
因寒冷脱肛,灸脐中,随年壮。又灸横骨百壮。
又方∶灸龟尾七壮。即后穷骨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