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千金宝要》者,宋徽猷阁直学士郭思按唐孙真人先生所集《千金方》中纂要者也。宣和六年,思曾刻石于华州公署。我明正统八年,华州知州刘整重刻。景泰六年,知州杨胜贤以石刻冬月不便摹印,易刊木版。往年春余得之,喜其方之简便,药之近易,医不烦而取效速,信有切于人之实用,乃珍如拱璧,不容自秘,已命寿之梓矣。窃惟《宝要》纂自真人《千金方》中,天下之游耀州真人洞者,岁无虚日,日无虚时,顾独不立石于真人洞前,非所以广其传也,因刻于洞前云。
隆庆六年岁在壬申春三月上吉秦王守中识
郡人左重耀敬观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千金宝要》者,宋徽猷阁直学士郭思按唐孙真人先生所集《千金方》中纂要者也。宣和六年,思曾刻石于华州公署。我明正统八年,华州知州刘整重刻。景泰六年,知州杨胜贤以石刻冬月不便摹印,易刊木版。往年春余得之,喜其方之简便,药之近易,医不烦而取效速,信有切于人之实用,乃珍如拱璧,不容自秘,已命寿之梓矣。窃惟《宝要》纂自真人《千金方》中,天下之游耀州真人洞者,岁无虚日,日无虚时,顾独不立石于真人洞前,非所以广其传也,因刻于洞前云。
隆庆六年岁在壬申春三月上吉秦王守中识
郡人左重耀敬观